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新疆工业夯基垒台、积厚成势;这一年,新疆聚焦“新”与“质”,迎来自主生产、享誉全国的高端工业产品;这一年,新疆工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基底”,汇聚起新突破的磅礴“工业力量”。
2023年,全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增速高于全国(4.6%)1.8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增长6.2%,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9%。国有企业增长10%,股份制企业增长7.5%,企业增长10.7%。
“2023年,全疆上下狠抓工业生产,着力打通工业生产中的难点堵点,工业经济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自治区统计局党组、副局长孙中震说。
自治区充分发挥油气、煤炭、矿产等能源资源优势,推进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新疆贡献。2023年,全疆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和发电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0.7%、1.6%、2.5%和4.5%,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二、第二和第五位。
自治区出台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壮大。2023年,全疆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增速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
工业增长多极支撑。2023年,全疆规模以上工业40个行业大类中,32个行业增长,增长面达80%,增长面比上年扩大35个百分点。11个重点行业中,煤炭开采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力军。
一项项谋定而动部署、一个个扎实有效举措、一次次踏石留印行动,推动新疆工业发展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充分发挥了对全疆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主引擎”作用。
2023年12月10日,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清电硅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60吉瓦单晶硅拉棒切片一期10吉瓦工程联调验收,标志着哈密市硅基新材料产业建链延链迈出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一步。
哈密市2023年完成生产总值982.7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位居全疆第一。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710.85万千瓦,规模全疆第一;加速打造全国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钛及钛合金新材料生产基地,硅基产业填补了东疆片区硅光伏产业的空白;建成全疆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2023年3月21日,特变电工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大容量智能型110千伏有载干式变压器,从特变电工新疆输变电科技产业园成功发运。2023年11月19日,我国首条一次成型超薄柔性电子玻璃(UTG)生产线在阿克苏正式投产,有效填补国内高端显示材料领域空白。
以哈密、昌吉、阿克苏等地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如火如荼,新趋势、新动能、新模式冉冉升腾,铺展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2023年,全疆实施重点产业集群科技项目12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比上年增长1.3倍,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2%和7.8%,占比和增速均较上年明显提升。”孙中震说。
今年,新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算力、电子信息、动力电池、航空器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连日来,位于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库车利华纺织有限公司四分厂环锭纺生产车间机声隆隆,一排排自动化纺机高效运转,全力赶制新年订单。
库车利华纺织70万锭棉纺项目是新疆推动棉产业发展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一期40万锭项目2023年9月投产以来,订单已排到今年底。二期30万锭项目计划今年5月底投产。
“去年,新疆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制造强区和新型工业化建设,自治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郭睿斌说,强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自治区工信厅建立千项自治区工业项目库,通过项目帮促和月调度工作机制,横向联动、上下联通统筹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投产达效。
2023年,全国最大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建成投产,超薄柔性玻璃填补国内空白,电池级碳酸锂、光伏组件等产品填补疆内空白,大红柳滩、火烧云等矿产资源开发加快进行,塔里木120万吨/年乙烯等新项目启动建设,煤炭分质利用、煤制烯烃、煤制油气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2023年,全疆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6%,增速自8月起连续5个月超过30%,增速高于全国(9%)23.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疆投资的49.8%,占比较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成为全疆投资增长的“主引擎”。
郭睿斌表示,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建设,今年将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巩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大超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推进“疆油疆炼”“减油增化”。加快国家优质棉纱生产基地建设,提高棉花就地转化率和纺锭规模,促进纤维制造产业与纺织产业协同发展,着力补齐针织、印染、织造等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大力推进硅基、铝基、锂基、钛基、生物基新材料基地建设,做强做大特色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马伊宁)